《中国新石器时代》读书笔记
by Ash Norseman
- 一、导言
- 二、环境变化
- 三、家户生计和家户仪式
- 四、社区内的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
- 五、社区墓葬形态
- 六、中原复杂社会的发展与衰落
- 七、中原以外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与衰落
- 八、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 九、重建社会进程
一、导言
龙山时代
- 文字系统可能已经出现
- 用红铜和青铜制作小工具和饰件
- 筑造城墙,暴力和战争普遍流行
- 墓葬形式显示出社会等级的存在
- 区域文化分布范围扩大,相互间交往空前繁盛
中国新石器时代时间地域表
黄河上游 | 黄河中下游及淮河 | 长江中下游 | |||||
---|---|---|---|---|---|---|---|
B.C.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南 | 山东 | 湖北 | 江苏 |
1100 | 地区青铜文化 | 商及先周 | 商 | 商及地区青铜文化 | |||
1500 | 二里头及地区文化 | 二里头及下七垣 | |||||
2000 | 齐家 马厂 |
岳石 | 二里头及地区文化 | ||||
2500 | 半山 | 龙山晚期 | 龙山 | 石家河 | |||
3000 | 马家窑 仰韶 |
龙山早期 仰韶 |
大汶口 北辛 |
屈家岭 大溪 |
良渚 崧泽 |
||
5000 | 马家浜 河姆渡 |
||||||
6500 | 大地湾一期 | 老官台 | 裴李岗 | 后李 | 城背溪 | 跨湖桥 |
酋邦
- 一个控制有数千人口的地域
- 在政治经济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等级分化的政治组织
- 集权的决策中心
- 决策集团的统治功能是对外的,其内部尚不存在行政专业分工
国家
- 具有至少两个以上阶层(专职管理阶层和平民阶层)的社会
- 集权决策中心不仅对它的统治区域有专门的管辖分工,而且其内部也有分工,它把中央决策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分割开,以便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完成
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 家户
- 社区
- 区域
二、环境变化
黄河
- 在整个史前和历史时期,黄河的入海河段在山东半岛不断南北摆动
- 东周以前,黄河进入下游后分多道入海,东周中期构筑了约束河道的堤坝后,才形成单道
- 农业的发展使水土流失加剧,造成东部平原地区洪水日益频繁
东亚季风对中国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初期(9000 B.C. - 7000 B.C.):
- 东亚季风势力加强,季风降水的最北前锋带可以到达现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
- 中原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定居村落(虎头梁、南庄头),正位于当时的季风降水前锋地带
新石器时代早期(7000 B.C. - 5000 B.C.)
- 进入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
- 农业村落在不同文化区的冲击平原上逐渐发展起来
- 裴李岗文化(河南)、磁山文化(河北)、后李文化(山东)、老官台文化(陕西)
新石器时代中期(5000 B.C. - 3000 B.C.)
- 中全新世暖湿高峰期和其后的气候波动期
- 仰韶文化(陕西、山西、河南)、北辛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
新石器时代晚期(3000 B.C. - 2000 B.C.)
- 气候逐渐向干冷转变
- 海平面降低,海岸线东退,聚落开始扩散至山东北部边界以外地区
- 河南地区湖沼衰退,可耕地扩大,变得更适宜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居住
- 进入龙山时代
海平面波动
- 高海平面(5000 B.C. - 3500 B.C.)期间,海岸线西进 30-100 公里
- 江苏北部在 4500 B.C. - 2000 B.C. 期间,海平面达到最高点,海侵前锋直逼大运河地区
- 海侵引发的洪水会淹没低洼地带,迫使靠近东部海岸的村落被废弃
三、家户生计和家户仪式
家户
- 最基本的维持生计的社会单元
- 最小的又是最活跃的行动组织
- 包含社会的、物质的和行为的三方面要素
社会越复杂,就会显示出越强的内在文化差异性,包括:
- 社会政治分层、等级化
- 严格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专业化
- 出现更多独立活动区域、各具文化特征的物质遗存、功能不同的用品以及性别紧密相关的物品
因此,能在居址中观察到下列发展趋势:
- 工具会越来越按性别属性和功能分区分布
- 房屋中的物质遗存会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家户活动的性别和功能分区
- 女性工具的种类要少于男性
- 女性工具多局限于家具用具(磨盘、纺轮)
- 男性工具以生产工具为主(斧、锛、铲、镞)
- 新石器时代家户活动的性别和功能分工呈日益明确的趋势
家户物质财产
- 随时间的推移,家户物质财富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 原因:
- 家庭规模不是影响房屋内物品变化的重要原因
- 在整个新石器时代,被大多数家户使用的工具组合基本没有变化,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某些家户因为掌握手工业生产的技能,会比其他家户富裕
- 经常举行宴饮的家户要备有足够的器皿
宴饮
对食物/饮料进行团体性消费的一种特定仪式活动,由社会上层人员举办,作用有:
- 调度人力
- 在社会集团内部或社会集团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 投入剩余产品获得利润
- 建立政治性权利
- 沟通与神灵或祖先的联系并借此规范社会集团间的关系结构
狩猎
- 在农业社会中,肉类不是日常食物,在仪式中以一只昂贵的动物作牺牲,是获得威望的有效手段
- 猎手在社会中有更多的机会提高其社会地位
- 在复杂社会中,狩猎是仪式性很强的活动
四、社区内的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
(一)裴李岗文化(7000 B.C. - 5000 B.C.)
e.g. 贾湖遗址
- 整个聚落分为几个居住区
- 每一居住区内小房屋都围绕位于中心的一到两座大房屋分布,大房屋可能是该亲属集团集体进行室内工作的场所
- 整个聚落有壕沟环绕以保护荒野中的家户社区
-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基本自给自足,但区域内村落间的交换也是必要的
-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并没有导致社会不平等
(二)仰韶文化早期(5000 B.C. - 4000 B.C.)
e.g. 姜寨遗址
- 聚落中的各居住组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相似的,整个社会组织是分节型的,家户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 从一些窖穴为整个聚落共有和一些工作在公屋中集体完成的现象看,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聚落层面上的生产和分配,大房屋可能是聚落的活动中心。
- 手工业生产基本是半专业化的,但主要受本地是否可以获得原料影响,有些物品与其他物品相比,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些。这些较难获得的用品的贸易在区域经济和文化互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一个广大区域内的许多社会拥有共同的信仰体系并举行相似的仪式活动。
- 未见社会等级化的证据,社会最可能处于相对平等阶段。
(三)仰韶文化中期(4000 B.C. - 3500 B.C.)
e.g. 西坡遗址
- 对朱砂矿源和其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可能会成为某些个人或家庭获得威望和权利的机缘
- 不同房屋都发现朱砂加工遗存的现象表明,一个社会内的不同社会组织间可能存在宗派竞争
- 社会组织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比早期分节式社会更复杂的社会开始出现
(四)仰韶文化晚期(3500 B.C. - 3000 B.C.)
e.g. 大地湾遗址、案板遗址、西山遗址
- 宫殿式大型建筑(大地湾)
- 发现高加索人种图像,支持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假说(扶风)
- 气候恶化,健康状况下降
- 出现了有夯土城墙环护的设防遗址,表明文化互动,也许还包括社会集团间的冲突促进了防御设施的产生
(五)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结构
- 复合式的房屋组合
- 环墙聚落系统
- 特大型聚落(> 200 万平方米)
聚落结构:
- 无城中型聚落(尉迟寺遗址、康家遗址)
- 有城中型聚落(平粮台遗址、王城岗遗址、古城寨遗址)
- 有城或无城大型聚落(两城镇遗址、陶寺遗址)
小结:
- 有城墙的聚落通常具有小型村落没有的设施(门卫房、排水系统、宫殿区),建造夯土城墙和这些设施需要具备在区域范围内调动劳动力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领导能力
- 许多社会中已经产生隔离居住现象,出现了由规模大、结构复杂、有时还有人殉的精良建筑构成的特殊区域,并以围墙与普通人居住区隔离开来
- 区域性中心多从事制陶、石器制造和纺织,可能还包括金属冶炼等手工业生产
五、社区墓葬形态
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和社会分化有关的变量主要有三种:
- 墓穴的大小和结构
- 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
- 奢侈品和特殊随葬品的出现(陶器、玉器、乐器、猪颅骨或下颌骨)
墓葬形态的地域变化
(一)中原地区
1. 新石器时代早期
贾湖:
- 墓葬间差异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 还处于平等社会阶段
- 尽管一些个人在宗教仪式活动中可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他们不可能享有超越团体内其他成员的长期经济特权
水泉:
- 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很低
- 社会分化很微弱
- 特意举行的宗教仪式针对的是所有死者,祖先崇拜可能是群体行为
2. 新石器时代中期
龙岗寺:
- 社会处于平等阶段
- 祭祀坑环绕着墓葬的边缘分布,面向整个墓地,反映的是平等社会中以团体仪式祭祀祖先群体的行为
洪山庙:
- 墓葬形态表现出平等社会汇总的合葬行为
- 代表了一种以整个社会团体的生存为基础的社会价值
史家:
- 埋葬在同一座墓葬中的个体间是血亲关系,而不是姻亲关系
- 可能是在从父居情况下实行迁回葬的结果
- 显示出了性别偏差,女性偏少:嫁到其他血缘家族的妇女在原父系家族中,政治、经济上处于次要地位,因而她们作为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在埋葬仪式中首先失去了转化为祖先的机会
- 祖先们是被当做一个整体被崇敬的
3. 新石器时代晚期
陶寺:
- 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 大型墓(1.3%,均为男性)
- 中型墓(11.4%)
- 小型墓(87%)
- 奢侈品主要出现在社会上层人物的墓葬中,社会上层人物之间存在着宗教仪式用品的长距离交换
- 祖先崇拜只针对整个团体中的少数个人举行
- 社会地位是世袭的,最上层家庭或家族的男性成员可以连续几代占据最高社会地位
- 等级分化是在基本的血缘团体内部发生的
- 陶寺墓地展现出的变化在其所在的黄河中游地区似乎只是个例外
(二)黄河下游地区
1. 大汶口文化
- 第一阶段面积小、随葬品甚少;第二阶段少数墓葬随葬品增加;第三阶段大墓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墓葬形态的变化显示出该聚落在四百年中产生墓葬等级分化的过程
- 晚期劳动密集型的奢侈品种类增加
- 虽然男性通常会比女性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在埋葬活动中性别间并没有规范的等级分化
- 分化是在亲属群体内部发生的,而且聚落内不同亲属集团间可能存在对社会地位的竞争
2. 龙山文化
呈子:
- 男性拥有比女性更高的地位
- 墓葬等级制已相当规范
- 社会等级分化不仅发生在不同亲属集团之间,也发生在以墓葬组为代表的亲属集团内部
(三)黄河上游地区
1. 马家窑文化
阳山:
- 反映的是个人取向的,而不是集体取向的祖先崇拜
- 祖先崇拜与政治和宗教权利是交织在一起的
- 墓葬形态并不反映出显著的社会等级制度
2. 齐家文化
皇娘娘台:
- 女性在墓葬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 已经建立较完善的等级制度
- 提供了社会上层直接参与仪式用品生产的证据,参与这种生产活动可能是获取权利的一种方式
讨论
- 男性的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强于女性,即使在相对平等社会中也是如此
- 与成年墓相比,少年墓的随葬品分布更平均
- 同一亲属集团成员,不论身份高低,其墓葬在墓地中都聚集一处
- 随着墓葬等级化的发展,在一些墓地中,高等级亲属集团的墓葬日益明显地与低等级亲属集团墓葬分开
- 墓葬的等级化与祖先崇拜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
- 受崇拜的祖先由祖先集团转为有高级社会身份的个人
- 仪式的举行者从聚落层次的社会组织转变为家族和家庭一级的小规模社会组织
- 仪式受益者从整个聚落到个别社会群体
- 宗教权威通过本身的宗教力量获取权利,并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中得到特殊尊重
- 不同社会集团的领导者会交换奢侈品以加强联盟关系,示例强大的社会集团还会通过这种交换吸引较弱小或等级较低的集团
- 社会上层成员参与奢侈品的制作,因为掌握仪式知识和主持仪式是获得和保持社会身份的关键
六、中原复杂社会的发展与衰落
等级规模规则
当把一个聚落群的各个聚落的规模以降列形式排列时,每一个聚落的规模应与其在聚落群中的等级相符。即,第二大聚落应是最大中心聚落规模的二分之一,第三大聚落应是最大中心聚落规模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
等级规模分布也可以用普通对数来分析显示,其结果是一条叫做「对数常态线」的直线。
不是所有聚落群的遗址分布都显示为对数常态线:
- 凹形线:系统中的最大聚落比等级规模规则所预测的要大;代表整合程度较低的聚落系统。
- 凸形线:最大聚落比规则所预测的要小;经济竞争弱化的系统特征和/或维护系统边界是主要中心的主要功能。
- 接近对数常态线:反映一个高度整合的聚落系统。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
凸形线:平等社会,没有出现聚落等级,显示一种缺乏政治整合的聚落系统。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
- 出现了复杂的聚落系统
- 两至三级聚落等级的区域聚落形态表明存在酋邦水平的社会组织
- 凸形线:缺乏政治整合及分散或竞争的社会系统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
陶寺地区
- 封闭型
- 早晚期均显示三级聚落等级
- 早期凹形线,接近对数常态线,表明可能为整合临汾盆地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系统的主要中心
- 晚期凸形线:表明为分散的或竞争的聚落系统
- 区域组织从统一到分散的政治系统的剧本变化,可能是两个亚地区政治实体军事抗争的结果
伊洛地区
- 半封闭型
- 大多数亚聚落群仅有两级聚落等级
- 凸形线:分散或竞争的聚落系统
- 二里头之前的龙山时期,这里的社会形态并没有陶寺聚落群那么复杂
豫北地区
- 非封闭型
- 三级聚落等级
- 亚区域内主要中心聚落的地点历经改变
- 区域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竞争性的
豫中地区
- 非封闭型
- 除了三个中心(王城岗、古城寨、瓦店)显示三级聚落形态,其他都显示两级聚落等级
- 凸形线:分散或竞争的聚落系统
- 聚落群之间似乎有一条设定好的边界,靠近边界的地区遗址较少,表明这些政治实体有着明显的疆域限制
非封闭性地区的社会复杂化
- 地理环境为非封闭型的豫北和豫中聚落群中,遗址数量增长最快
- 环境为封闭型的陶寺和豫西聚落群中,最大遗址的规模则增长最快
- 豫中发生文化现象的侵入,可能与人口迁移有关;复杂社会中多方面的相互影响可能不但导致了政体之间的冲突,而且激发了社会政治的发展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
- 单中心向心型区域系统(陶寺、豫西):环境封闭型
- 多中心竞争型区域系统:半封闭和非封闭地区
- 整合程度较低,发生了长期的部落冲突
- 次区域中心之间有规则的空间布局,意味着相互之间的政治竞争和独立
七、中原以外社会复杂化的发展与衰落
山东区域聚落形态
大汶口文化经历了第一次显著的人口增长;而龙山文化的人口增长率更高。
临沂地区
- 等级规模曲线显示凸形分布,但接近对数常态线
- 三级聚落等级的发展显示聚落明显整合
- 最大聚落可能没有统治整个流域
日照地区
- 四级聚落等级
- 两城镇(246.8 万㎡)是山东发现的最大的遗址:夯土堆积、两坑玉料和玉器、大量工具和陶器
- 龙山文化以后遗址数量的减少在山东地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原因可能较复杂
鲁北地区
- 两级聚落等级
- 等级规模曲线呈凸形,说明这里的政治实体间缺少整合的局面。
- 四座次中心城址(城子崖、丁公、田旺、边线王)呈线状分布,表明政治实体之间具有竞争性
鲁西地区
- 二级聚落等级(也许存在三级聚落等级)
- 凸形线
岳石文化聚落
- 龙山文化的继承者
- 蛋壳陶完全消失,陶器比龙山的显得粗糙
- 没有发现远程交换的奢侈品,或者豪华的墓葬
- 聚落数量显著减少,可能表明总人口下降
陕西中部区域聚落形态
老官台和仰韶文化聚落
- 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期)经历了最显著的人口增长和聚落整合
- 龙山时期,遗址数量和聚落规模普遍下降
龙山文化聚落
- 对所有聚落群来说,均为三级聚落等级
- 等级规模曲线呈凸型
- 中心之间的相对距离较短,每个中心的平均控制面积较小
- 农业聚落频繁流动可能是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居民迁徙、聚落废弃
- 历史上陕北高原只要从事农耕,就容易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几年耕作之后土壤肥力便明显下降
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的比较
山东地区:
- 单中心向心型区域系统:日照聚落群(两城镇)
- 多中心竞争型区域系统:封闭地理环境、海岸线变迁、河流泛滥,以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都创造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关中地区:渐衰的区域系统
八、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二里头文化——夏王朝的探索
- 分为四期,每期大约延续 100 年
- 四个级别的聚落层级
- 等级规模分布曲线呈凹形,标志着一个高度集中的社会政治系统的诞生
二里头文化的起源
- 二里头类型:主要是从河南中部地区的龙山文化基础上经过所谓新砦期发展起来的
- 东下冯类型:延续性不显著,可能是核心地区二里头文化向西北地区扩张的结果
二里头城市中心区的发展
- 拥有肥沃的耕地
- 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便于军事上的防护
- 通过水路比较容易到达周围地区
- 很可能是从其他地区移民的结果
- 城市化开始于第二期,在随后的第三期达到高峰
- 宫殿区的营建显示二里头政治集权的出现
- 同时代的遗址里,发现铸造青铜礼器的唯一地点;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可能掌握在依附于二里头中心的高级贵族的一群身份特殊的工匠手里;生产和分配都是国家统治者的专利
- 第四期,衰败的迹象很明显,社会政治地位似乎严重下降
二里头向边远地区的扩张
- 深入接近丰富的自然资源的边远地区,文化扩展很可能是为获得重要资源而实施移民的结果
- 镞的数量在第三期猛增,说明领土扩张很可能是强制性的
从龙山到二里头的社会政治转型
- 晋南、豫中、豫西的遗址数量剧降
- 聚落集聚突然发生
- 豫西和豫中地区的聚落等级从二、三级转变为四级
- 政治结构从多个竞争政体的共存,发展为在一个广大地区内由一个大型中心支配众多小中心和村落的单一政体
- 青铜礼器和武器出现,青铜铸造很可能被国家控制,从而垄断服务于军事和礼仪目的的青铜器的生产
- 陶器类型从多个转变为二里头文化的两个(二里头、东下冯),很可能与政治——经济逐步集中的步伐相关
先商文化
- 下七垣文化或者至少其中一部分和先商文化有关
- 更像是由中型规模的相互竞争的若干政治实体所组成的网络组织
九、重建社会进程
社会等级出现的明确证据,首现于仰韶文化中期(4000 B.C. - 3500 B.C.)的豫西地区:三级区域聚落等级的出现、中心具有礼仪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营建,以及某些家庭通过宴饮和生产特殊礼仪物品而介入派系竞争。
- 行政管理等级和社会复杂化程度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 新石器时代区域聚落系统也日益呈现出多样性
- 环境封闭地区的单中心社会系统(陶寺早期、日照),代表龙山文化最为复杂和具有高度整合性的酋邦组织
- 多中心地区系统,代表龙山时期整合性较低的酋邦组织(鲁北、豫中)
- 渐衰型地区系统(陕西中部)
- 一个支配中心和若干从属的边缘地区,通过纳贡体系保证城市中心和广大农村地区之间重要资源和贵族物品的流通(二里头)
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社会发展
时间 | 考古年代 | 山西南部 | 河南 | 山东 | 渭河流域 |
---|---|---|---|---|---|
1500 - 2000 | 二里头 | 国家的边缘地区 | 豫中和豫西地区为国家;豫北地区为酋邦 | 酋邦林立 | 酋邦林立 |
2500 / 2600 | 龙山晚期 / 山东龙山 | 单个城址;墓葬分层;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 | 众多城址;大型公共建筑;没有大墓;没有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 | 众多城址;墓葬分层;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 | 没有城址;没有大型墓葬;没有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 |
3000 | 龙山早期 / 大汶口晚期 | 单个城址;没有大墓;没有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 | 众多城址;大型墓葬;贵族物品的长途交换;墓葬分层 | ||
3500 | 仰韶晚期 / 大汶口中期 | 大型公共建筑 | |||
4000 | 仰韶中期 / 大汶口早期 | 大型公共建筑;聚落分层 | 墓葬分层 | 聚落分层 | |
5000 | 仰韶早期 | 相对平等的社会组织 | |||
7000 | 裴李岗 / 后李 / 老官台 |
居住分区和墓葬隔离
- 墓葬等级分化的最初证据,见于公元前 4000 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早期
- 龙山晚期,大型宫殿性质的贵族住宅在古城寨和陶寺兴建起来,标志着贵族和平民分区居住的开始
资源控制策略
- 举行宴饮活动
- 对某些人工制品的生产和控制
- 通过在资源所在地附近设立大小地区中心作为其交通枢纽,二里头国家的疆域远超出一天的步程,这是政治组织的一个根本性变化,其作用包括有效地控制重要资源的长途运输
社会变化的动力
- 地理环境和文化社会互动:形式包括战争和竞争对抗
- 在一个无天然屏障限制的地形条件下,聚落群体享有和周围更多中心发生互动的潜力,远大于在地形有天然屏障限制的地区
- 国家是从众多酋邦的激烈竞争汇总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进化而来;通过不断竞争,一个酋邦凌驾于周临诸酋邦之上,并把它们纳入一个更大的政治实体
- 社会经济体系
- 控制财富为主的财政结构(山东、晋南)
- 控制基本生产物品为主的财政结构
- 政治取向
- 个人取向(山东、晋南):重视贵族地位
- 集体取向(豫中、豫北):依赖地方资源,通过频繁的军事行动,安内攘外,最终使早期国家在中原地区脱颖而出
- 礼仪的力量
- 以若干个人祖先为对象的祖先崇拜(大汶口文化开始)
- 集体祖先崇拜(河南、陕西)
- 领导策略
- 网络策略:维系端赖于以个人为中心的统治策略,主要发展与其他社会集团进行交换的关系;承担着很大的风险,经受不住任何一种对交换网络破坏的打击;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 合作策略:采取集体取向的态度,集团利益被置于贵族个人的身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