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与殷墟地望的确定

殷墟地望的确定,源于对甲骨文出土地的探查。

1899,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1903,刘鹗编成《铁云藏龟》,为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

1913 起,罗振玉陆续出版《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续编》,极大促进甲骨学的发展。

1915,罗振玉探寻甲骨出土地,去小屯村实地调查。考定小屯村是殷代的王都,指出甲骨文是殷代王室之物。回京后出版《殷墟古器物图录》。

1917,王国维发表《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和《续考》,以见于卜辞中的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历代先公先王相对照,并考定殷王朝在殷墟建都的历史年代为盘庚至帝乙。

1933,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确定了殷墟的历史背景。

殷墟发掘回顾

1928–1937 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中央研究院筹建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并成立考古组(李济、梁思永、董作宾),标志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起步。

序幕

1928.8,董作宾前往安阳考察,认为甲骨挖掘确犹未尽。

第一阶段 1928.10–1934.5,第一至九次发掘

  1. 第一次(小屯):试掘,探找甲骨文。
  2. 第二次(小屯):开始由李济主持。
  3. 第三次(小屯):发现甲骨三千多片,包括「大龟四版」、牛头刻辞、鹿头刻辞;认为殷墟的范围超出小屯村。
  4. 第四次:(小屯)发现刻字甲骨近二百九十片;鹿头刻辞;兽骨;版筑基址;(后岗)发现殷代、龙山、仰韶的三叠层堆积;一片刻字甲骨。
  5. 第五次(小屯):发现刻字甲骨三百多片;龙山时期的白灰面和夯土墙。
  6. 第六次:(小屯)发现一座大型建筑基址,排列有整齐的础石;(侯家庄)发现与后岗遗址相似的三层文化。
  7. 第七次(小屯):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周围分布有窖穴和灰坑;墨书陶片「祀」字;刻字甲骨二十九片。
  8. 第八次:(小屯)发现两座面积较大的基址,其中一座除石础外,还有十个铜础;刻字甲骨二百五十多片;(后岗)发现一座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遗留二十八个人头和车器等遗物。
  9. 第九次:(小屯)发现一座基址;刻字甲骨四百多片;(侯家庄)发现两座基址、十多个窖穴、十多座墓葬、「大龟七版」;(后岗)发现龙山时期的一段围墙、两座殷墓。

第二阶段 1934.10–1935.12,第十至十二次发掘

以殷王陵为主要对象,在侯家庄西北冈进行发掘,由梁思永主持。

  1. 第十次:(西区)发现带四条墓道的大墓四座;(东区)发现小墓六十余座。
  2. 第十一次:(西区)继续清理四座大墓;发现一座带四条墓道的大墓;出土石雕品、牛方鼎、鹿方鼎、成捆的铜矛;(东区)清理小墓四百多座;人牲祭祀坑、车坑、马坑、兽坑和器物坑等。
  3. 第十二次:(西区)三座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一座假墓;(东区)发现一座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一座带两条墓道的大墓;清理七百八十五座小墓、祭祀坑。

第三阶段 1936.3–1937.6,第十三至十七次发掘

  1. 第十三次(小屯):建筑基址四处;一百二十多个窖穴、灰坑、祭祀坑、车马坑、兽坑;一座甲骨储藏坑,卜辞一万七千零九十六片,完整龟甲三百版。
  2. 第十四次(小屯):建筑基址二十六座;窖穴、灰坑一百二十多个;殷墓一百三十余座。
  3. 第十五次:基址二十座;窖穴、灰坑二百多个;一批祭祀性质的小坑;清理了几座长方形竖穴墓;刻字甲骨五百九十九片。

1950– 考古研究所

第一阶段:1950–1957

  1. 武官村大墓
    • 殉人和人牲共七十九个个体;殉马、狗、猴等共五十多具
    • 排葬坑十七座、散葬坑九个,人牲二百多个个体
  2. 薛家村:发现铸铜遗址

第二阶段:1958–1966

1958,组建安阳工作队。

1959,修建安阳工作站。

1961,殷墟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殷墟外围区。

  1. 小屯西地:长约 800 米的殷代大壕沟。
  2. 苗圃北地:大型铸铜手工业作坊。
  3. 北辛庄:殷代制骨作坊。
  4. 高楼庄后冈:三座殷墓和一座圆形祭祀坑,发现长达三十字铭文的「戍嗣子」鼎,属帝辛时期。
  5. 大司空村:大司空村遗址;「辛贞在衣」卜骨;殷墟境内目前所知最大的一座制骨作坊。
  6. 武官村:钻探出传出后母戊鼎的大墓。

第三阶段:1969–1998

  1. 殷墟西区墓地:划分为十个墓区,发掘的殷墓已达一千八百余座。
  2. 高楼庄后岗殷墓:「象」、「执象」铭文铜礼器。
  3. 小屯西地:发现一组完整的牛胛骨,共二十一枚,放置得井然有序,大致可分三组,每组是 3 的倍数。
  4. 小屯南地:发现殷代居址,出土甲骨卜辞五千三百多片。
  5. 小屯西北:妇好墓,随葬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以及大量海贝;殷王室墓地和祭祀场所,「子渔」铭文铜器。
  6. 小屯村东濒临洹河地段:一组大型夯土基址建筑群,略呈凹字形,气势宏伟,属武丁早期。
  7. 弄清了大壕沟的长度、走向和性质。
  8. 郭家村:规模较大的殷代家族墓地。
  9. 戚家庄:「爰」家族墓地。
  10. 梅园庄:「鄘」、「单丁」、「韦册」家族墓地。
  11. 花园庄:一个特大型碎兽骨堆积坑、十四条车辙;刻字甲骨五百七十多片。
  12. 侯家庄、武官村王陵区:祭祀坑二百五十座;发现人牲一千一百七十八具;马坑,共埋马一百一十七匹;发掘传出后母戊大鼎的墓。
  13. 大司空村:「出」族墓;「𡨦觅」家族墓。

殷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四期六段划分法:

  1. 第一期:盘庚迁殷至小辛、小乙(早段)、武丁早期(晚段)
  2. 第二期:武丁晚期(早段)、祖庚、祖甲时代(晚段)
  3. 第三期:廪辛–文丁时代
  4. 第四期:帝乙、帝辛时代(分早、晚两段)

分期主要依据:殷代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和常见的日用陶器形制变化。

  1. 各期陶器陶质的演变:夹砂灰陶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泥制灰陶和泥制红陶的比例不断上升,反映出殷代晚期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2. 陶器形制的演变:以沿用时间较长,形制变化也较明显的鬲、簋、豆、尊作为分期的标准器。

殷墟的范围与布局概况

殷墟的范围大约在 30 平方公里左右。

由殷墟文化分期看出,殷王都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

殷代遗址述略

殷代宫殿宗庙遗址

  1. 甲组基址:最北部洹河拐弯处,共十五座;可能住人;使用时间从第一期到第五期
  2. 乙组基址:甲组基址之南,共二十一座;可能为宗庙、铸铜场所、住人;发现储藏刻辞甲骨的圆坑
  3. 丙组基址:乙组基址西南,共十七座;可能为祭坛、住人
  4. 凹字形大型基址:由南、北、西三排房基构成;可能为宗庙;发现「武父乙」铜盉

小屯村周边地段的殷代遗址

  1. 小屯北地磨制玉石器的「工房」
  2. 小屯西北地遗址
    • 妇好墓:可能是卜辞中成为「母辛宗」的建筑;殷墟发掘以来唯一能和甲骨文对照,并能确定墓主和墓葬年代的一座殷代王室墓
    • 「子渔」墓
  3. 小屯南地遗址:殷墟出土大宗甲骨卜辞的第二个地点;可能为殷代中期以后卜事机构所在地
  4. 小屯东南地遗址:灰坑和一个房基

花园庄遗址

  1. 村南居址:发现特大的碎兽骨堆积坑;附近可能有屠宰牲畜或收取骨料的场所
  2. 村东居址:专门埋藏甲骨卜辞的窖穴

殷代防御性大壕沟

修建年代约在殷墟第二期或更早。

围绕在殷代宫殿区的西面和南面,可能是防御性工程。

壕沟之外是一部分贵族、各阶层自由民和一些手工业者的主要活动场所和墓地。

小屯西地居址

分布有殷墟二期和三期(包括四期)的文化遗存;可能是一个村落。

王裕口的殷代石堤

位于小屯村西南 700 多米处;其年代属于殷墟第二期。

刘家庄遗址

位于小屯村南约 2 公里;发现殷墓及殷代房基遗址,有殷墟二至四期的遗存。

徐家桥遗址

北距小屯村约 2 公里;发现房基、灰坑、墓地;属于殷墟二、三、四期。

大司空村遗址

位于洹河北岸;此居址始建于殷墟第一期偏晚阶段,兴盛于殷墟第三、四期;可能是平民的居住村落。

洹北花园庄遗址

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城址,一种意见认为是盘庚迁殷后所建,另一种认为是商王河亶甲所居的「相」。

殷代铸铜遗址

  1. 苗圃北地铸铜手工业作坊
    • 殷墟境内规模最大、以生产铜礼器为主的殷代铸铜手工业作坊
    • 推测其内部两大工种(「泥工」和「金工」)之间已有分工
    • 修建于殷墟第一期晚段,历经殷墟第二、三、四期,范围和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生产设施也逐步得到完善
    • 在殷王室控制下的作坊,主要是为王室和贵族铸造一部分高品级的青铜礼器
  2. 孝民屯铸铜手工业作坊
    • 始建于殷墟第二期,沿用到殷墟第三、四期
    • 规模较小,主要生产品是工具和武器,可能是民间的一座小型铸铜手工业作坊

殷代制骨作坊遗址

  1. 大司空村制骨作坊
  2. 北辛庄制骨作坊

殷墓概要

侯家庄殷代王陵区

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两区间相距约 140 米。

  • 西区: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七座,带一条墓道的墓一座和「方坑」一个。
  • 东区: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一座,带两条墓道的大墓三座和带一条墓道的墓一座。

分期:

  • 西区:
    1. 第一期:甲字形墓
    2. 第二期:M1001(早)、M1550(晚)、M1004(晚)
    3. 第三期:M1002、M1500、M1217
    4. 第四期:M1003、方坑
  • 东区:
    1. 第一期:M1443
    2. 第二期:M1400、M1129、武官大墓、甲字形墓

殷代家族目的及

  1. 殷墟西区家族墓地:十个墓区
  2. 梅园庄南地家族墓地
  3. 郭家庄家族墓地
  4. 刘家庄南地家族墓地
  5. 戚家庄家族墓地
  6. 梯家口家族墓地
  7. 后冈家族墓地
  8. 大司空村墓地
  9. 三家庄殷墓